学生动态

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 经济管理系“经英计划”第一课聚焦乡村全面振兴以及当代大学生的机遇与责任

4月2日下午15:00,经济管理系第十七届“经英计划”骨干培训班第一次课程在图书馆三楼报告厅准时开课。本次课程特邀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延庆分局第六规自所所长、驻辛家堡村第一书记赵晓东作专题授课,深入解读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路径与实践经验以及当代大学生的机遇与责任。

赵晓东书记以费孝通《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为切入点,阐释乡村社会的独特结构,并紧扣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强调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他强调,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需聚焦土地、人才、投资、产业四大关键要素,“土地”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和关键要素,“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在资金支持方面,赵晓东书记解读了国家财政倾斜政策,他指出,辛家堡村的冷链物流中心正是通过政企合作建成的,直接带动了农产品附加值提升。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赵晓东书记以辛家堡村为例,介绍了如何依托物联网技术推动农产品直播带货,实现产销对接。该村打造的“辛米”品牌,将农耕文化与现代营销结合,成为区域特色产业标杆。他表示,乡村振兴不能千村一面,必须因地制宜,挖掘独特优势,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乡村产业的创新高质量发展。

课程最后,赵晓东书记引用曾国藩的“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激励同学们要将科技与乡村文化相融合,发挥自身优势,为乡村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等贡献自己的力量,赋予农产品新的文化价值。(经济管理系 供稿/综合部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