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要闻

以互联网思维为引导,以仿真体验为特色,十年发展培育应用型管理人才——记2015-2016学年荣获学院“突出贡献奖”团队互联网商务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2016年1月,经北京市教委评审,我院互联网商务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作为学院首批重点发展的专业实验教学中心,互联网商务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在11年的发展建设中,承担了学院工商管理类相关专业的全部实践教学和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任务。面对社会和学科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心逐步建立起了以互联网思维下仿真、体验、创新三方面相互融合为特色的培养模式和机制,培养了一批综合能力强,富于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满足社会需求、符合职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创新的教学理念  互联网思维+仿真体验     
    在国家提出“互联网+”创新思维模式的背景下,社会各行业对管理人才的互联网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机遇和挑战,实验教学中心在之前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教学理念,即“互联网思维下仿真体验创新”。
    中心以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的高级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为此,积极对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特点,改造为“互联网金融管理”方向,致力于培养以互联网金融为背景的市场营销人才;在ICT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努力打造与ICT产业的深度产教融合,使学生能够从更丰富的渠道、更紧密的将实习、实训、职业规划、管理技能与管理实践相结合。
    教学中心深刻地认识到,企业文化对管理学科的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推行“体验式教学”,坚持企业文化、管理能力、综合素质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理念:以企业文化浸泡式的方式,从实验环境、实验制度、内容设置、考核方式、评估等方面为学生构建“仿真”的企业制度、精神文化,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企业的管理实践;以参与实验项目的方式仿真管理问题,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自身的“一技之长”,以适应未来管理岗位的要求;重视培养学生包括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在内的综合能力。实验中心努力践行“仿真企业、体验环境和竞争、树立创新意识”的思路,真正实现了“把企业搬进校园”。
仿真体验,全方位营造企业文化
    优质的师资团队  灵活的管理机制+多元的发展平台
    实验中心一直重视教学队伍建设,坚持“整合校企资源,重视团队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引进与培养结合,专职与专任结合,打造双师型人才”的基本思路,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近年来,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逐步增加,结题、在研的纵向、横向项目21项,教材出版8部,有23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教师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中心建立了长效的教师聘任制度,充分整合各种资源,除了优先录用在信息、互联网金融行业有突出专长的从业者进入实验教师队伍外,还与北京邮电大学MBA中心建立了聘任优秀学员作为特聘教师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实现与企业实际接轨、带动教师深入企业的目标。另一方面,中心努力实现全部教师均具有在企业从事管理岗位的工作经历和一项明确的管理技能或者证书的目标。通过企业挂职锻炼、考证培训、进修与交流等,为教师提供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搭建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平台,每年都提供校外培训、出国学习等机会,并要求教师积极参加行业内的认证培训与考试。
    组建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中心重视教学团队建设,将实验教学团队作为推动实验教学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组建团队时特别注重老、中、青年龄搭配,专家、教授和青年骨干教师职称搭配,形成了一支年龄比例协调、支撑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教师悉心指导学生开展教学、项目
教师团队合影
    完善的教学环境   先进的硬件设备+信息化平台+校企合作平台
    互联网商务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共有11个实验室和4个创新实践工作室,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在资源共享的原则下,各实验室的利用率保持在70%,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达到了100%。学院重视对实验教学中心的投入,先后建成了具有标志性的综合实验教学实验室—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跨专业综合实训系统(VBSE)、以移动互联网商务实训室—包含移动商务流程系统和移动商务市场策略系统、集数字营销与互联网金融管理实训室以及创新创业实训室。
    中心积极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构建了实验教学的智能化网络信息平台,该平台具有视频化、数字化、互动化等功能。网络化的教学实验室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便利,师生可以开展互动式教学,学生也可以通过实验室终端查询学习资料,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中心通过实验教学中心的网络平台,实现了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信息等网络化管理。
    实验教学中心积极扩大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开展了大量服务社会和行业的活动。中心与邮政储蓄银行北京分行、阿里巴巴、用友新道公司、亿阳信通等企业签署协议,共同开展相关实习实训教学任务。同时加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拓宽与产业的沟通途径,外派教师到专业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实现了中心全部教师均有企业管理背景,为培育企业文化、管理技能与产业结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提供了师资保障和渠道保障。
完善的教学实验条件
中心与河南华星粉业集团合作开展电子商务平台研究项目
    特色的教学方法   营造企业文化环境+实施特色考核方式+以赛促教的能力培养
    为了让学生在校感受到企业文化,实验教学中心环境完全模拟一般企业的办公环境,包括整体环境装修、宣传界面、工作设施、考勤设备等,在相关区域准备了可以同时容纳100人、开展相关讨论的基础设施完备的讨论室、演示室。同时通过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置将考勤制度与“薪酬”挂钩,整个实验过程学生体验“挣工资”,感受企业的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通过培育学生深入了解企业文化,感受管理和岗位需求,以提升自身素质更加符合企业管理岗位需求。
    按照实践教学理念和培养方案的要求,中心制定了特色考核方式,采用“N+2”考核方式,“N”是指实训内容的考核,“2”是指学生分组综合实训和学生评委“质疑”成绩,这种考核方式更加突出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导向。
    中心灵活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支持教师将部分教学内容放到“第二课堂”完成,同时鼓励学生选择教学资源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将专业大赛的创新实践内容引入教学中,如电子商务专业在进行课堂课程教学的同时,组织学生团队进行方案设计、校内宣传,对作品进行评审,组织优秀作品进行答辩。通过比赛,增强学生的实际业务操作技能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以大赛为抓手,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赛前培训、大赛选拔等各个环节,全面提高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参与率。此外,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开设分阶段、分层次的创新活动:安排低年级学生开展初步的“调查型”科技项目,鼓励高年级同学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积极申报“研究型”科技项目。例如在电子商务专业蒋丽老师与河南华星粉业集团合作的电子商务平台研究项目中就有学生团队的参与。截至目前,学生参与的校级科技创新立项已成功申报十余个项目。
    中心现有学生实践团队12个,均由学生自发组成,他们在中心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中心实验室条件,参加了校外各种专业比赛活动,先后在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新及创业”挑战赛、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等省部级以上比赛中获得奖励120余项。中心良好的实验与实践环境,切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综合办公室杜函蔚 供稿)
参加学科竞赛成果丰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