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要闻

中法工程师教育研讨会在我院举行

    

中法工程师教育研讨会在我院举行

2010 年11月2日 上午在学院会议室举行了“中法工程师教育研讨会”。法国EG@工程师院校代表团全体成员、中国国家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欧洲处处长杨晓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邱晓平、北京市教委高教处处长田洪滨、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张英海、世纪学院副院长宁帆等出席了研讨会。

首先,由北京邮电大学张英海副校长致辞,对法方代表、教育部领导及北京市教委领导的莅临表示欢迎,并预祝本次研讨会成功。法国EG@工程师院校集团主席、ISMANS校长Alain教授就法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及法国工程师教育体系分别进行了介绍。宁帆副院长对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中法工程师项目的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教育部杨晓春处长针对中欧高校间合作项目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指出 11月 3日 胡锦涛主席的访法之行将促进中法间进一步的交流。北京市教委的邱晓平处长、田洪滨处长、法国3IL校长Bennis先生等也分别作了关于如何进一步加强中法间交流的发言。短暂的茶歇之后,中法双方代表就工程师教育问题进行了研讨。

研讨中,中方代表提出可否将法国的工程师教育中国化,学生的实践成绩如何纳入教学计划,如何处理工程师课程与经济类课程之间关系等问题。法方代表针对中方代表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法方代表认为,中国高校如果要采用法国的工程师教育模式,首先要得到政策、科技和企业三方面的支持;其次要对工程师教育的必要性进行深入的挖掘;再次中国需要确定究竟要在哪一层次举办工程师教育;第四需要考察学生对开展工程师教育是否感兴趣。针对中方代表所问到的学生实践成绩问题,法方代表以法国高校的例子给出了建议,即可以由企业对学生的实践成绩进行评定。法方代表还提到在法国工程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中,融入了经济、金融等学科知识,全面地回答了中方代表所提到的问题。与会代表们还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如工程师教育的模式、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国际合作及学生就业等问题进行广泛和深入的讨论。研讨会开得紧凑且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