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要闻

风雨五载支教路,桃李芬芳满园春——我院学子为武警战士支教五载,谱写华章

  
风雨五载支教路,桃李芬芳满园春
——我院学子为武警战士支教五载,谱写华章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武警后勤基地,中间隔着一条大马路。
 五年, 15 名战士考入士官学校, 8 名战士考入警官学校, 50 余名战士拿到大学函授文凭。
 中间这条马路,在武警战士和世纪学子的心里,似乎越来越窄。
 2007 3 月,武警后勤基地领导联系到世纪学院电子与自动化系团总支志愿者协会,表示希望该协会能够选派一些大学生志愿者为报名参加军校考试的武警战士补习文化课。一个星期后,学生们就出现在基地的教室里面,正式揭开了真正意义上的支教面纱。
这一支就是五个年头,学生走了一拨又一拨,战士换了一茬又一茬,每年三月到五月,支教就像这个季节一样,让人感到春暖花开,从未间断过。
  在世纪是学生,到基地成老师,为顺利适应这一角色轮换,同学们要经常在一块探讨、切磋、请教专业老师。为保证教学质量,从选拔老师开始,由最初的在系内选聘扩大到面向全院各个院系,并从知识掌握能力、授课能力、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等方面对参加面试的学生进行严格筛选。为保证教学效果,教师确定之后,组织支教会议、成立各学科教研组,从备课、授课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研究,最后制定支教方案,一切都组织的严密而正规。由于年龄相仿,战士们和老师之间没有距离感,课堂上也显得异常活跃,经常会有一些刁钻疑难问题出来,为应对突发疑问,志愿者们经常会在一块交流授课经验,探讨授课方法,切磋知识储备。为提高应试成绩,老师们还会每半个月就组织对战士们进行各学科摸底、模拟考试,以定期了解和检验战士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五年来的累累硕果是120余名世纪学子的辛勤付出。志愿者们本身也有课程学习任务,为了既保证自己的学习又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他们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别人在打球时,他们或许在备课;别人在休息时,他们或许在阅卷;别人在逛街时,他们或许在讲题……风风雨雨,换来的是战士们手捧录取通知书时一张张喜悦的笑脸。是啊,还有什么比天下桃李更让一个老师自豪的呢?
2010 年11月22日,在双方领导的共同努力之下, “校外志愿服务基地”挂牌仪式在武警后勤基地活动中心外广场隆重举行。同学们深知,这既是对他们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一种鞭策和激励。
一个五年过去了,下一个五年、下下个五年,会一个个的到来,世纪学子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一曲军民鱼水的动人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