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要闻

《中国教育报》以“数字媒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为题报道我院数字媒体实验教学中心

  

《中国教育报》以“数字媒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为题报道我院数字媒体实验教学中心

 

   200 9 年12 月24 日 出版的《中国教育报》以“数字媒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数字媒体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纪实”为题报道了我院数字媒体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数字媒体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情况。全文转载如下:

 

数字媒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数字媒体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纪实

随着国家数字媒体产业的崛起,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教育部于2005年在专业目录外设置了数字媒体类专业。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在京举办的第一所独立学院,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在2005年建院时就着手筹建数字媒体类专业,并于2006年设置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数字媒体技术与开发、数字媒体经营与管理三个专业(专业方向),当年开始招生,是国内最早进行数字媒体专业教育的高校之一。

为加强专业的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保证传媒类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整合了数字媒体各专业实验教学资源,组建成立了“数字媒体实验教学中心”。中心依托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探索和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了文学(艺术)、工学(计算机技术与科学)、管理学三类学科结合的“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形成了数字媒体专业的综合教育特色和优势。该中心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为北京地区唯一一所获得该殊荣的独立学院,也是国内独立学院中为数不多的获得省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的高校。

★构建多学科专业融合的实验与实践教学新体系

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是国家根据数字传媒文化、科技迅猛发展和创意文化产业的兴起,在近年来设置的具有跨学科特点的新专业,专业之间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为了体现这一专业特点和实现“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学校将艺术与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和公共事业管理等三个专业的教学实验室进行了整合,在共同培养数字媒体人才的大目标下,实现了资源共享和统一管理,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实验与实践教学新体系,形成了多学科融合的跨专业、跨领域的实践教学大平台,发挥了文、工、管各自学科的优势,增强了专业的交融与互补性。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进入数字媒体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子中心和实践子中心,进行不同阶段和层面的学习,培养了实验与实践能力,增进了专业之间的相互了解,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增强了学生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形成集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于一体的育人新模式

为了满足区域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快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强化实验与实践教学的育人作用和功能,学校在“数字媒体实验教学中心”的结构体系中,将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作为两个层面和两个阶段,并将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集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贯通、相连的新构架和育人新模式。不同专业的学生按照培养方案的教学进度进入中心学习,首先进入第一层面和第一阶段的实验中心,在各功能实验室学习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理论、应用技术等。当学生进入高年级后,三个专业的学生集中进入第二层面和第二阶段的实践中心学习,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交叉组合在一起,成立若干个学生团队,每个团队共同完成1~2部数字媒体作品,充分发挥各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使作品在策划、管理、技术水平和艺术形式等方面上均体现出较高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中心将实践教学延伸到校外社会实践,与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北京移动、北京联通、完美动力、和声创景、中青网等企业建立了外协实验实训教学基地,形成了全方位、综合、系统的新型育人体系和模式,加速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推动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加快创新人才培养

学校的数字媒体专业教育定位是服务于移动媒体、网络媒体、数字娱乐、数字影视等国家的新兴传媒产业,培养和造就未来创新型建设者。中心作为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培养的学生直接到企业工作,为企业提供了人力资源与服务。近年来,中心进一步加大与企业的合作,作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的合作单位,参与完成了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动漫孵化平台”的建设工作;作为“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教学实践基地”,与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合作,成功承办了全国大学生数字影视冬令营活动;2009年上半年,学校与中青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在中心设立了“中青网-动漫游戏频道编辑部”,师生直接参与社会网的实际工作。同时,中心与IDD国际动画教育机构开展了系列教学合作,通过国际培训、讲学等活动,提升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在京举办的第一所独立学院,世纪学院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发挥综合优势,突出育人功能,推动专业建设,办出教学特色”的建设方针,确立了“以培养专业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综合素质为主线,以增强实践本领为重点,以激励创新精神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优势,做到“依托产业,发展实践教育;运用科研,促进实践教学”,并取得了积极成果。中心承担了包括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在内的科研课题22项,出版教材8部,自编实验讲义20种,发表论文34篇。

多年来,世纪学院充分运用民办高校的办学机制,在没有国家经费投入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学校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把实验、实践教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不断加大投入,为实践育人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学院被评为“全国20强品牌独立学院”“科学发展十佳名校”“改革开放30年十佳诚信独立学院”“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十强”。

经过多年的努力,世纪学院数字媒体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发展引起了国家教育部门、北京市教委、大兴区等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对中心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国家新媒体产业的推进,中心将充分发挥作为国家新媒体产业人才培养基地的辐射作用和影响力,加快建设与发展,为首都经济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009 12 24 3版,编辑:杨桂青)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09-12/24/node_4.htm 中国教育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