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生活学习中,我院特别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马石庄教授为全院学生作了题为“感性的人与能动的实践——关于人生观的思索”的讲座。此次讲座由图书馆和学生处合办,2012年10月24日晚在教学楼429教室举行。
马教授通过对“人生几件大事”的提问,用“出生、成家、立业、死亡”八个字精辟概括了人生的过程。随后,他从“未见胜负的论战”、“人生观挥之不去”、“新生代困惑依旧”和“人的感性与实践”四个方面层层展开,回顾了中国近100年以来有关人生观的讨论和思索。科学和人文之争,各种“主义”的存在,告诉大家在人类的进步发展中,“人生观的思考是挥之不去的”。接着,马教授从家庭结构的独特、应试教育的影响、信息时代的转型等方面,分析了80、90后一代产生困惑的原因,并通过大量事例引导大家,学会为父母活着,为他人活着,养成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奉献意识。最后马教授强调指出,情感体验是形成人生观的重要支柱,鼓励青年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
马石庄教授幽默风趣、深入浅出的演讲,受到我院学生的广泛好评和赞许。讲座结束了,大家对人生的思考并未停止。此次讲座,是一次关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跨越时代的沟通,也是一堂亲切而深刻的德育课。(图书馆 王艳宁 供稿)
马教授在激情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