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要闻

智启新程育英才,廿载华章谱新篇 ——学院召开2025年人才培养暨建院20周年表彰大会

大会现场

2025年9月26日,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2025年人才培养暨建院20周年表彰大会在学思楼127报告厅隆重举行。大会以“智启新程 共育英才”为主题,系统总结学院二十载办学育人成果,深度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擎画高质量发展蓝图,为下一阶段教育教学改革指明方向。学院全体教职工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里程碑意义与未来导向兼具的重要时刻。

忆廿载耕耘:以实干筑牢育人根基

学院院长谢苗峰讲话

学院院长谢苗峰作题为《智启新程 共育英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题报告,从“回顾、挑战、展望”三方面擘画人才培养蓝图。他指出,学院办学二十载,在党建铸魂、师资锻造、专业建设、质量提升、产教融合、以赛促学等领域成果丰硕:“大思政”育人格局持续完善,获评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项,建成长城脚下“思政第一课”等特色品牌;“双师型”教师占比超30%,近五年牵头或参与国际标准14项,获北京市级教学建设项目55项;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等5个专业获批北京市一流建设专业,构建4大特色专业群;产教融合纵深推进,首创“数字经济特设班”,共建“智联通信技术学院”“吕望数字安全研究院”等平台,开发9个微专业课程群;学生学科竞赛屡获佳绩,近五年累计获国际奖项565人次、国家级奖项400人次,稳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谢院长直面当前“五育融合”机制待完善、学科专业对新兴产业响应滞后、“双师型”教师规模不足、教育数字化转型需提速等挑战,提出“五大核心方向”:以产业需求为先导,构建“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联动机制;以综合素养为核心,实施“基础素养+专业能力+跨界融合”三维课程体系;以资源协同为支撑,深化校企合作与国际交流;以技术赋能为突破,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全要素融合;以文化浸润为引领,厚植“工匠精神”与质量文化。他明确当前六大重点工作:推进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深化五大合作平台建设、以微专业赋能职业发展、践行“大思政、大基础、大外语、大体育”理念、推进“一系一策”激发活力、备战2026年教育教学评估。

锚定新航向:以引领凝聚奋进共识

学院党委书记王常军讲话

学院党委书记王常军作《同心同向 踔厉奋发——聚焦内涵建设 推进协同育人 谱写人才培养新篇章》主题讲话。他指出,本次大会是对学院20年育人成果的全面检阅,更是面向未来、凝聚共识的重要契机。他高度肯定了全院上下在人才培养大研讨中形成的“一系一特”等显著成效,并强调,当前学院正处于特色发展、内涵提升和转设推进的关键战略期,全体教职员工必须凝聚共识,以改革创新精神破局解题。他代表学院党委提出四点希望:一是提高站位,深刻领会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核心要义,围绕教育强国建设提出的“六大特质”找准自身的发力点;二是聚力协同,以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始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是明晰方向,强化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加强对现有专业的数智化升级改造,推进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四是提升育人环境,提高管理服务效率,以科学治理保障育人成效。他号召全体师生以本次大会为新起点,同心同向,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坚实的“世纪力量”。

副院长夏素霞主持人才培养大会

聚系部合力:以特色探索育人新路径

通信与信息工程系主任刘刚

自动化系主任周晓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郁文生

经济管理系主任李保升

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淮永建

外语系主任蒋立辉

基础教学部主任张秀芬

七大教学单位紧扣人才培养核心,分享特色实践与未来规划,展现“一系一特、协同共进”的育人格局。通信与信息工程系深化“智联通信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推动行业标准进课堂;自动化系以“教学+导学导师岗”模式强化师资,构建“课程-实训-竞赛”一体化培养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互联网全栈开发为“双擎”,优化培养方案,实践学分占比提升至45.66%,近五年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奖项300余项;经济管理系以“数据”为核心打造专业特色,构建“实习岗位与在校生3:1”实践体系,实现就业与升学双丰收;艺术与传媒学院依托“智能媒体与数字文化研究中心”,深化企业真实案例教学;外语系构建“外语+”三融合生态,实现“语言能力+职业技能”双重提升;基础教学部推进马研、数理、体育三教研室协同育人,为人才培养筑牢根基。

扬榜样力量:以表彰凝聚前行力量

院长谢苗峰为“廿载耕耘”纪念奖获奖者颁奖
左起:周伟、孙凯、李新松、何晓玫、宋向阳、谢苗峰

党委书记王常军为“廿载耕耘”纪念奖获奖者颁奖
左起:沙招友、周文照、朱在兴、樊薇、杨明、王常军

总会计师王雪春为“廿载耕耘”纪念奖获奖者颁奖
左起:魏静、薛菲、陈进洗、宋力、徐丹、索军、邱家欣、王雪春

副院长夏素霞为“明德·烛华”奖提名奖获奖者颁奖
左起:王媛、孙艾、陈超华、郑凯梅、黄友霞、薛瑞英、夏素霞

党委书记王常军为“明德·烛华”奖获奖者颁奖
左起:牛玉英、吴娱、王常军

院长谢苗峰为“明德·烛华”奖终身荣誉奖获奖者颁奖
左起:秦罡引、胡杰、时良平(刘艳辉代)、谢苗峰

院长助理周伟主持表彰大会

大会隆重表彰了“廿载耕耘”纪念奖和学院首届“明德·烛华”奖获奖人员,致敬用20年的坚守与奉献见证学院成长的教职工,也致敬在三尺讲台以心血持续书写育人篇章的一线教师。

“廿载耕耘”纪念奖获奖代表徐丹发言

“明德·烛华”奖获奖教师牛玉英发言

“明德·烛华”奖获奖教师吴娱发言

“明德·烛华”奖终身荣誉奖获奖教师胡杰发言

“明德·烛华”奖终身荣誉奖获奖教师秦罡引发言

获奖教师代表分享育人心得,字字句句饱含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担当。

学生代表献花

学生代表向前排获奖教师及院领导、党委委员献花,鲜花与掌声中,尊师重教的校园文化氛围愈发浓厚。

大会在全场齐唱《歌唱祖国》中落幕。站在新起点,学院将坚定迈向“培养契合产业需求、兼具创新精神与职业素养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目标,书写新时代办学育人新篇章。(教务处陈艳、综合部杨芷琪 供稿/新媒体中心 供图/综合部 编辑)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