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要闻

“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2008-2009学年度表彰大会获奖学生代表发言选登之二——毛晓涵

  

“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2008-2009学年度表彰大会获奖学生代表发言选登之二

青春在奋斗中闪光

一等奖学金代表2007级电子与自动化系毛晓涵

先后担任电子信息工程系团总支宣传部干事、系学生会副主席

曾获优秀团员、三好学生、优秀社会实践奖、专业一等奖学金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毛晓涵,是07级电子与自动化系电科3班的学生。今天,站在415报告厅的演讲台前,我感到非常荣幸。首先,请允许我向所有关心、帮助和教育我不断成长的领导、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谢谢您们!

上大学两年来,我一直是班级前三名。曾荣获院三好生和优秀团员。这次我有幸以专业一等奖学金的获得者的身份在这里发言。

在许多同学看来,我能获得这些荣誉、取得这样的成绩,一定是我天生聪明,其实并不是。在高考时,我英语只得了 85分,我相信在座的同学们,你们高考的英语成绩一定比我好得多。今天如果让我对自己作一下总结,我认为在大学里能够取得一点点成绩,主要得益于自己能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和为之实现而进行的不懈努力。下面我就谈谈两年来自己的切身感受。

谈理想信念在许多人看来是务虚的,但我却始终认为:理想信念对一个人未来的成长是不可缺少的。因为理想信念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我的理想信念源于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我是农民的孩子,爷爷奶奶由于没有知识,不懂科学,只能靠“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来维持着我的学业和一家人的生活,在我上高二那年,家乡遭遇了特大洪水,经济上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乡亲们绝望的眼神和对科学知识的渴盼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所有这些,使我立志将来投身科学事业,决心改变这种只能“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在报考时,我毅然选择了把电子科技作为我的第一志愿。 2007年9月,一个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的我,就这样走进了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实现目标的关键是自己如何努力去做。学习是摆在自己面前的头等大事,只有学习好,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别的事情。大学的学习看似是松散的,但又觉得是有序的。有很多人问我学习的诀窍,我认为就是两条,第一是能够合理支配时间,并针对不同时期做相应调整。我基本做到了保证听课效率,充分占有图书馆资料,有效利用实验室,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合理制定计划,做到劳逸结合。自己每天都很忙碌,但每天都感到很充实。大学两年来,我为了保证听课效率,在课堂上,每节课都认真听讲,作笔记,基本做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理解,到期末考试时,我只要看看笔记,便很轻松的得高分,正是有了这个前提,才使我有更多的时间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到实验室做实验,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第二就是能够做到持之以恒,并能全身心地投入。可能有的同学会说这算什么,但我敢说,如果坚持一天、两天,或一周、两周也许大家都能做到,但如果坚持两年,不见得会有多少人能做到。我在学习中,尤其重视自己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我经常和专业老师交流,使我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专业,有更多的机会走进实验室,只要钻进实验室我就能做到全身心地投入,一忙起来自己经常忘记吃饭,半夜饿了就啃口面包是常有的事,遇到自己弄不懂的问题,自己先查找资料,实在弄不懂,再去找老师。很多同学羡慕我取得的成绩,可他并不了解我付出的汗水,如果你能够付出,你也一定会取得比我更好的成绩。

今天大家如果问我,你对大学的理解是什么?我会用《礼记》中《大学》讲到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来回答。也就是说,大学的教育目的在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美德;在于团结互助,开启心智,弃旧扬新,从而使人们达到真善美的至高境界。大学不是保险箱,也不是游乐场。它是我们人生的一个关键转折点,是我们自身价值的一次提升。

同学们!我们作为北邮世纪的一份子,只有不懈的努力,才会使世纪学院焕发出无限的青春活力,只有积极向上,才有北邮世纪傲立于高校之林的一天。如果说,理想是帆,那么我们就应该扬帆远航,把这种理想和信念化为自己前行的动力;新的世纪,新的希望,时代又赋予我们新的挑战,让我们相约同行,愿我们用我们的双手在这无悔的青春谱写一篇新的华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