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上午,学院美育中心主任兼金火花文创工作室指导教师郑永彪副教授带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项目组成员一行6人踏上了探寻文创基因的深度研学之旅。从千年琉璃官窑到当代文创市集,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为青年学子们打开了创意转化的全新视角。
【琉璃渠村探秘】解码千年官窑的文化密码
上午,团队走进被时光浸润的“中国皇家琉璃之乡”——门头沟琉璃渠村。在琉璃博物馆,负责人金老师以生动诙谐的语言解读琉璃艺术的前世今生,让同学们惊叹于官式琉璃“九色五光”的璀璨传奇。郑永彪老师现场化身“行走的设计课”,从琉璃构件的吉祥纹样到现代文创产品的符号转译,为大家拆解“传统元素活化”的底层逻辑。郑老师结合琉璃的装饰符号和金隅琉璃文创店的作品,现场与大家分享了文创作品和旅游景区IP周边的创意心得和设计经验,让同学们深受启发。
【辛庄市集寻踪】触摸文创经济的烟火心跳
午后,团队探索青砖黛瓦间跳动着现代商业的脉搏——昌平辛庄文创市集。团队一行实地考察了网红店心亦茶坊和众乐陶艺坊,探寻茶文化+旅游和文创+体验的文创商业模式背后的底层逻辑。
【知行合一】书写新时代的文化答卷
八百里燕赵文脉在脚下延伸,研学与游艺的交融碰撞出智慧火花。郑永彪老师以“三识”箴言点睛此行:读书以增学识,游艺以拓见识,体验以提才识。 从琉璃渠村的官窑遗址到辛庄市集的创意工坊,这场时空对话不仅让团队触摸到文化遗产的肌理温度,更在市井烟火中捕捉到文创经济的发展脉搏。
当千年琉璃的釉色与现代市集的霓虹交相辉映,研学成果已悄然升华,这不仅是知识的叠加,更是文化自信的觉醒。通过深度解码“创造性转化”的时代命题,团队成员将以文化科技为画笔,在创新大赛的赛场上勾勒传统与现代的共融图景,用世纪学子的青春担当,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创答卷。(艺术与传媒学院 供稿/综合办公室 编辑)